本网讯 (图 朱罗莎/文 陈勇)6月24日至26日,思政博士点利用举办2022年下半年学位论文预答辩和开题报告论证会之际,邀请上海交通大学必赢bwin线路检测中心史宏波教授、四川大学必赢bwin线路检测中心李辽宁教授、中国社科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李春华研究员、刘爱玲研究员、西南大学必赢bwin线路检测中心王永友教授五位专家,面向学院青年教师和研究生分别作了一场学术讲座。
史宏波教授以思想政治教育的系统性及其研究范式为主题,探讨了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系统性的主要内涵与基本要求,提出从研究要素的点状拼组向共荣共进的协同聚力演化,从研究结构的均衡稳态向系统优化的交互创新转变,从研究层级的平层化向多学科交叉的融合开放升维,指出要构建凸显系统性的研究范式,注重打造秉持系统观念的学科学术共同体,确立以问题研究为中心的系统分析框架,构建凸显系统性要求的学科范畴体系。
李辽宁教授从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治理的软权力,要把思想政治工作作为治党治国的重要方式的基本理念出发,探讨构建宏观思想政治教育的学术问题。从主体客体、目标、价值、内容、过程规律、途径方法、效果评价等角度,探讨了宏观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要素,从社会舆情引导、社会建设、对外传播等不同领域探讨了宏观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论域,构建了宏观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框架。
李春华研究员以慈善文化的共同富裕价值及其限度为主题,探讨了实现共同富裕的重大意义、基本特征、主要路径,阐释了慈善文化推动精神生活富裕、营造向善的社会氛围、塑造良好的慈善主客体的意义价值、促进公共意识的成熟,针对慈善动机多样复杂性导致“慈善异化”、慈善主体的不完全责任带来的无约束责任、慈善活动中的道德悖论产生的事与愿违等局现象,提出了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刘爱玲研究员以美好道德构建与美好生活建设为主题,从西方文化传统、中华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的多重视角,探讨了美好生活的多维意涵,从自重、意志、理性的个体道德、正义、合法、利他的政治道德、公共、责任、公理的社会公德,阐释了阶级性、历史性、实践属性、生活属性的美好生活特征,就个体道德的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矛盾、行政主体的“自我认知”与社会公德的“外在评价”的矛盾等方面张力,从道德主客体互构、道德场域互构、道德机制构建的角度提出了张力消解的路径。
王永友教授介绍了我国主流大众认同的主体、内容、生成、实现等基本问题,梳理了我国主流大众认同的历史发展进程,提出了必须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须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必须要超越于资本主义发展逻辑、必须不断追求更美好的光明图景、必须不断创新传播教育形式的基本经验,并对加强当前我国主流大众认同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思政博士点负责人王习胜教授主持了上述五场学术讲座并进行了精彩点评。